一、材料準備
1、選廢舊魚竿一段,直徑在11.5毫米左右。切寬度為2.5-3毫米左右的一個環,備用。
2、選空心蘆葦,多段,裁斷後從空心中用組措(圓的)把裡面打磨光滑,並打薄一些。長度為57釐米。裁成條,每條寬5毫米左右,共計用11條左右。備用。
3、準備玻璃鋼條一根,長45.5釐米(魚具店有售)。
4、空心漂尾一根,夠作三大目即可(粗細可按十米魚竿能看到為准)。
5、在找比做環的直徑小一半的舊魚竿按10釐米長度切倆段備用。
6、2比1膠備用。
7、502膠一瓶。備用。
8、小剪子一把(要重新開印的、要快、印要薄,要能絞蘆葦的拋線)。
二,製作
1、把裁成條蘆葦片,每條的寬度加在一起小於環的周長0.5毫米。在每片蘆葦長、短兩頭取中線用小剪刀從中間往兩頭剪。剪成兩頭是尖的略有菱形的條體,把剪好的蘆葦片從中間用線繩綁緊,在沙紙按一定的坡度打磨好。
2、將11.5毫米的環,套在一個圓柱體上。把二合一膠調好(調膠的量應夠塗在環上一圈即可)。塗膠一周,將葦片的中間部分一片一片地沾在圓環上用線勒緊。
3、待膠幹後,再勒線處用502膠少許點沾即可備用。
三、漂體制作的步驟:
(1)、用準備好的兩端舊魚竿,從漂體兩端(把蘆葦片放到舊魚竿的筒內)往中間收,用燒開水的水壺燒一些開水(讓水壺的水嘴能產生熱氣即可)。把用舊魚竿套好的漂體放在蒸汽上受熱讓其變形,在不斷地用兩端的舊魚竿往中間收緊,使蘆葦漂體形成一個兩頭尖的錐體(熟稱嘎型),即可做好後的?體大約60毫米長。放到一邊等待乾燥後使用。
(2)、漂身幹後,用小刀片把每片蘆葦條調平,把漂體再放在一個大於或等於5釐米的筆桿內點膠水(膠水用101膠),要求每個蘆葦縫都點到、沾牢。
(3)、沾好後的漂體,用沙紙把兩端打一下(能穿過1.2毫米的玻璃鋼條即可)。
(4)、用一根舊的碳素條從中間穿上,用沙紙把蘆葦漂體打好。打好後,再點一便膠(膠用502號膠)。再用細砂紙打一便即可。
(5)、把做好的漂體在用玻璃鋼條串上,玻璃鋼條說用長度為45.5釐米。漂體所放的位置為(漂尾為票體和漂腳的一半。在漂腳下面加風漂腳。把漂體放好後,用二合一膠沾住兩端,同時在同一個平面上滾一下,代膠幹後再用502膠點以下即可。
四、漂尾的製作
漂尾的製作:在我做漂的十幾年裡,我個人認為,長竿魚漂用三目就行。第一目、為紅色,第二目、為藍色,第三目、為黃色。而且黃目應是紅藍兩目之和略少一些就行。一、二目的長度為82毫米。第三目的長度為52毫米。一二目至第三目的距離為50毫米。
(1)、將準備好的空心漂尾。分成兩段。一段為82豪米,一端為52毫米米。82豪米的為上面的兩目。52豪米的為第三目。把空心漂尾用電烙提收一下口,先將第三目(黃目)套在玻璃鋼條上,用膠粘好。位置為去掉上兩目後長度後再取中間為第三目的中間。
(2)、再把把第一、二目套在玻璃剛條上,最好把玻璃鋼條尖露出一點更好,尖上可放一個夜釣漂座用於夜釣。
(3)、一、二目的大小,按自己的愛好分就行。買螢光漆自己上色,也可自己調一下顏色。在上色。
(4)、在黃目上、下的玻璃鋼條上用黑的螢光漆刷好。
五、成型
最後給漂身刷漆,一般一便就行。
風漂尾用現成的也行,自己做,用牙籤就行,再用魚竿紅繩連接。牙籤要用502膠塗過。
這樣一個十米的魚漂就做完了。
我有點看董了,適用多貼合的方式
有點像海釣的浮標
不過用在短竿也不錯用
多謝分享 ~ 感謝您 !
不是分享,原作是我,鱼漂的制作人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