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台北市釣魚協會-福壽之家論壇 (http://www.taipeifishing.com/bbs2/index.asp) -- 『釣具商品討論區』 (http://www.taipeifishing.com/bbs2/list.asp?boardid=20) ---- [求助]剁尾一? (http://www.taipeifishing.com/bbs2/dispbbs.asp?boardid=20&id=90740) |
-- 作者:姥姥 -- 發佈時間:2017/11/14 下午 06:21:41 -- [求助]剁尾一? 12尺尾一想要剁,不知要剁幾公分較佳。 |
-- 作者:桃園人 -- 發佈時間:2017/11/14 下午 08:04:43 -- 一次兩公分慢慢試,一次太多就沒救了。本人經驗13尺竿一次一尺給他下去,竿子就走樣了只好花一千再買一支尾一。 |
-- 作者:case -- 發佈時間:2017/11/14 下午 09:14:02 -- 釣具這種東西就跟馬子一樣~~~ 有人一輩子只用一根釣竿應付許多不同特性的釣場狀況~~(能出廳堂.入得廚房)
簡單講~~就是從一而終~~~~
但事實上自己都知道迎合不了任何檯面~~~~
可以總是撐一下~~~
有人馬子成群~~~~
什麼場合帶什麼體面的馬子出場還妻妾成群可恨的是還同住一個屋簷下~~~(放同一個桿袋裡)
剁竿尾!!!!!!!!!
你是想要馬子改變自己成為四不像.............最後任何一方都受不了分手???(最後丟掉)
還是什麼場合帶什麼馬子出席......風光體面????
|
-- 作者:黑色豪門 -- 發佈時間:2017/11/14 下午 10:24:08 -- ![]() |
-- 作者:姥姥 -- 發佈時間:2017/11/15 上午 03:40:51 -- 以下是引用桃園人在2017/11/14 下午 08:04:43的發言:
感謝分享
一次兩公分慢慢試,一次太多就沒救了。本人經驗13尺竿一次一尺給他下去,竿子就走樣了只好花一千再買一支尾一。 |
-- 作者:姥姥 -- 發佈時間:2017/11/15 上午 03:41:29 -- 以下是引用case在2017/11/14 下午 09:14:02的發言:
感謝分享
釣具這種東西就跟馬子一樣~~~ 有人一輩子只用一根釣竿應付許多不同特性的釣場狀況~~(能出廳堂.入得廚房)
簡單講~~就是從一而終~~~~
但事實上自己都知道迎合不了任何檯面~~~~
可以總是撐一下~~~
有人馬子成群~~~~
什麼場合帶什麼體面的馬子出場還妻妾成群可恨的是還同住一個屋簷下~~~(放同一個桿袋裡)
剁竿尾!!!!!!!!!
你是想要馬子改變自己成為四不像.............最後任何一方都受不了分手???(最後丟掉)
還是什麼場合帶什麼馬子出席......風光體面????
|
-- 作者:姥姥 -- 發佈時間:2017/11/15 上午 03:42:37 -- 以下是引用黑色豪門在2017/11/14 下午 10:24:08的發言:
酷
![]() |
-- 作者:釣通霄 -- 發佈時間:2017/11/15 上午 09:46:46 --
想剁尾一? 要剁多少? 在剁之前,咱先就釣竿之尾一 (竿先、#1) 功能略加論述一番,探究、釐清 ~ ~ 尾一究竟係在 ~ ~ 銃瞎笅? 1. 手感之輕重:依據槓桿原理,尾一越輕,力矩 (MOMENT) 越小,手感越輕。是故相同之二端口徑,空心尾較輕、龍鳳尾其次,實心尾最重,越重者(後者)則越耐用(指耐彎折)。 2. 適用之錘重:日系釣竿多有標示適用子線、母線、錘重之情況,竿先、竿身太軟、卻超限使用過重之釣組(錘重),一來不好使、二來揚竿延遲效應大、三來魚鉤刺魚力度低(不足)、四來起魚不順.....諸事不順 3. 適用之子線:日系釣竿多有標示適用子線、母線、錘重之情況,竿先前段太粗、太重(m:含導環或旋轉竿先)或太死硬(揚竿時緩衝時間小、即 dt 值變小),皆會影響(增加)適用子線粗細,原因係揚竿後竿先已有加速度, 揚竿刺魚瞬間竿先產生 F = m x (V-0)/dt + f ([回彈後之釣竿彈力、延遲時間=dt]、t-dt) 之反作用慣性力,F 若大於子線結節後之抗瞬間拉力值(破壞強度),常會發生無感~秒殺(斷)子線的缺憾,故舉凡支援細子線的各款釣竿,皆有輕細化(含導環或旋轉竿先)、Q彈化的竿先、前段之設計 4. 揚竿之難易:竿身至竿先越前端部位之粗細,與揚竿時之風切阻力越是息息相關 (風阻力x力臂=風阻之力矩),是故釣竿越長、竿身至竿先越前端部位愈是粗大的釣竿,愈難操作 (不抗風、風阻大) 5. 釣竿之調性:以垂釣刁嘴類目標魚來說,通常需要搭配使用極先調、1-9(極硬)~2-8(超硬)~2.5-7.5(硬硬)調、SHARP、敏腕、輕仕掛型態、F 調性....的釣竿,這類釣竿若設計得宜、在揚竿之瞬間,竿先反向、先向下沉的幅度通常較小 (竿先段具細、輕、挺等特性),揚竿後,竿先段先略下沉後、隨即以約略 2 倍左右的速度向上回彈(慣性力),此時揚竿刺魚瞬間竿先段將產生 F = m x (2 x V-0)/dt 之反作用慣性力,因此,竿先段(指竿先至竿身部分、與調性有關)若太軟爛,則回彈慣性力部分的竿先段質量 m 與倍增之回彈速度 (2V -> 3V?),常會導致發生無感~秒殺(斷)子線的缺憾,故過去日系品牌 T 調性的釣竿,多會縮短竿先段 #1 的長度、並增大#2 ~ 後之管徑,以避免釣竿的竿先段過度軟爛......變成設計錯誤的爛肚竿....若將爛肚竿截短竿先 #1,變成船釣竿、遠投竿剛剛好?...... 6. 起魚之難易:釣竿由竿先至竿身、越來越粗硬(株理論),同樣長度一支釣竿,剁尾越多、釣組配線越短、起魚時的自由度越低、緩衝力越低(dt 值越小)、線組瞬間受力值大增、釣竿Q彈黏魚性質消失....毀了 建議: 不妨將釣竿伸出,以線組掛載一定重量的釣組 (錘重),觀察其整體彎曲程度,配用不同重量之釣組(含標、錘、鉤餌)試釣看看,多想3分鐘、多試3分鐘......... 不妨先選擇花錢再另配一支 ~~ 較適合該釣場、該釣組、該目標魚的竿先.....先玩玩看 ~~ 以上瞎說 ~ ~ |
-- 作者:姥姥 -- 發佈時間:2017/11/16 下午 01:16:17 -- 以下是引用釣通霄在2017/11/15 上午 09:46:46的發言:
感謝分享
想剁尾一? 要剁多少? 在剁之前,咱先就釣竿之尾一 (竿先、#1) 功能略加論述一番,尾一究竟係在~銃瞎笅? 1. 手感之輕重:依據槓桿原理,尾一越輕,力矩 (MOMENT) 越小,手感越輕。是故相同之二端口徑,空心尾較輕、龍鳳尾其次,實心尾最重,越重者(後者)則越耐用(指耐彎折)。 2. 適用之錘重:日系釣竿多有標示適用子線、母線、錘重之情況,竿先、竿身太軟、卻超限使用過重之釣組(錘重),一來不好使、二來揚竿延遲效應大、三來魚鉤刺魚力度低(不足)、四來起魚不順.....諸事不順 3. 適用之子線:日系釣竿多有標示適用子線、母線、錘重之情況,竿先前段太粗、太重(m:含導環或旋轉竿先)或太死硬(揚竿時緩衝時間小、即 dt 值變小),皆會影響(增加)適用子線粗細,原因係揚竿後竿先已有加速度, 揚竿刺魚瞬間竿先產生 F = m x (V-0)/dt 之反作用慣性力,F 若大於子線結節後之抗瞬間拉力值(破壞強度),常會發生無感~秒殺(斷)子線的缺憾,故舉凡支援細子線的各款釣竿,皆有輕細化(含導環或旋轉竿先)、Q彈化的竿先、前段之設計 4. 揚竿之難易:竿身至竿先越前端部位之粗細,與揚竿時之風切阻力越是息息相關 (風阻力x力臂=風阻之力矩),是故釣竿越長、竿身至竿先越前端部位愈是粗大的釣竿,愈難操作 (不抗風) 5. 釣竿之調性:以垂釣刁嘴類目標魚來說,通常需要搭配使用極先調、1-9~2-8~2.7-7.5調、SHARP、敏腕、輕仕掛型態、F 調性....的釣竿,這類釣竿若設計得宜、在揚竿之瞬間,竿先反向、先向下沉的幅度通常較小 (竿先段具細、輕、挺等特性),揚竿後,竿先段先略下沉後、隨即以約略 2 倍左右的速度向上回彈(慣性力),此時揚竿刺魚瞬間竿先段將產生 F = m x (2 x V-0)/dt 之反作用慣性力,因此,竿先段(指竿先至竿身部分、與調性有關)若太軟爛,則回彈慣性力部分的竿先段質量 m 與倍增之回彈速度 (2V -> 3V?),常會導致發生無感~秒殺(斷)子線的缺憾,故過去日系品牌 T 調性的釣竿,多會縮短竿先段 #1 的長度,以避免釣竿的竿先段過度軟爛......變成設計錯誤的爛肚竿....若將爛肚竿截短竿先 #1,變成船釣竿、遠投竿剛剛好?...... 6. 起魚之難易:釣竿由竿先至竿身、越來越粗硬(株理論),同樣長度一支釣竿,剁尾越多、釣組配線越短、起魚時的自由度越低、緩衝力越低(dt 值越小)、線組瞬間受力值大增、釣竿Q彈黏魚性質消失....毀了 建議: 不妨將釣竿伸出,以線組掛載一定重量的釣組 (錘重),觀察其整體彎曲程度,配用不同重量之釣組(含標、錘、鉤餌)試釣看看,多想3分鐘、多試3分鐘......... 不妨先選擇花錢再另配一支 ~~ 較適合該釣場、該釣組、該目標魚的竿先.....先玩玩看 ~~ 以上瞎說 ~ ~ |
-- 作者:seafood -- 發佈時間:2017/12/3 下午 10:49:58 -- 感恩seafood!讚歎seafood! |